纵观历代,皇宫里有成千上万的太监,但只有一个“长胡子”。他是北宋徽宗赵霁的宠臣广阳郡王和大太监童贯。他是中国历史上持兵时间最长的太监;中国历史上控制军权最大的太监;中国历史上获得最高头衔的太监;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出使外国的太监;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授予国王称号的太监。
中国历史上的“最”创造了几个
被誉为北宋“六贼”之一的童贯、字道夫。童贯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般的悲喜剧色彩。在他的一生中,他创造了几个中国历史的“最”,这一定已经成为中国历史上没有人能打破的记录,并可能永远持续下去。这些记录是:中国历史上持兵时间最长的太监;中国历史上控制军权最大的太监;中国历史上获得最高称号的太监;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出使外国的太监;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授予国王称号的太监。
也许是宋徽宗作为艺术天才的关系,他信任和亲近身边的重臣,仪表一般都很出众。童贯的外貌描述可以在《宋史》中看到。其他人有三个特点:第一个是“颐下生须十数”,颐就是下巴,也就是说,童公公的下巴和普通公公不一样,他的下巴是“生须十数”,但毕竟还是比不上普通成年男人,胡子可以数清楚,只有稀稀拉拉的“十数”。但如果按照古人“须长为美”的审美标准,童公公仅凭这“十数”就足以笑傲群宦。二是“魁梧,伟观”,说明这个童公公不仅英俊,而且魁梧,看上去很伟大,委实是个“长身美人”。第三种是“皮骨如铁”,眼睛炯炯有神,脸色黝黑,一眼望去,阳刚之气十足,不像阉割后的宦官。这可能与他近20岁才净身有关。
对皇帝的心理有很强的洞察力
童贯为人颇有度量,也能仗义疏财,出手相当慷慨大方,很像《水浒传》中的那些梁山英雄。然而,他的正义和财富的目标是后宫的妃嫔、宦官和宫女,以及能够接近皇室的道士和天子周围的近臣。这样,皇帝经常能听到关于他的好话。更重要的是,这样一个外表阳刚的人,性情聪明,心地善良,对皇帝的心理有很强的洞察力。他经常能提前预测皇帝的兴趣,所以他很少说话和做事,这赢得了皇帝的青睐。
童贯净入宫时,拜在同乡、前太监李宪门下当徒弟。这位李宪是神宗朝的著名太监。他在西北边境担任监狱军多年,取得了一些成就。童贯在私立学校学习了四年,有一些经文基础;跟随李宪进出前线,奠定了军事基础,有点能文能武的味道。此外,他深入西北十次,对当地的山川形势有了很好的了解。这使他在宦官中非常不寻常。
从时间上看,徽宗入继大宝时,童贯已48岁。这个年龄是人生经历、经历、精力达到巅峰的时候。徽宗以内廷供奉官的名义,派他到杭州设明金局收罗文玩字画,第一次为他打开了上升的通道。一般来说,内廷供奉官一般相当于皇宫的采购供应主任,不是一个很高的职位,而是一个很油很水的肥差。童贯对钓鱼的好处并不满意,他利用这个机会,可谓老谋深算,意义深长。
上下结怨成了众矢之的
《宋史》记载,童贯入宫后,以其工作能力和首相蔡京的推荐,相当惠宗重用,顿时风生水起。公元111年,即政和元年童贯入太尉,领枢密院。此后,童贯位列三公,手握重兵,转战西北边境,与外族夏、辽、金打交道十多年。
宣和两年后,徽宗派遣了15万名儿童,镇压方腊农民起义军,作战450多天,杀害了7万多名起义军。童贯因功封太师。宣和七年来,童贯因收复全燕之境,封广阳郡王,统领大军重镇边疆,驻扎在太原。当时金已灭辽,大举兴兵南侵。童贯见大势已去,从太原逃到汴梁,不听钦宗命令他留在汴京,而是随徽宗南巡。因此,大学士陈东等人上书劾蔡京、童贯等六人为误国六贼。童贯的主要罪名是“抱怨辽金,创造边隙”。其实辽金的怨恨不是童贯所结,边隙也不是童贯所创造的。童贯掌权20年,在与夏、辽、金的战斗中还算尽力,没有投敌误国。北宋之亡在于朝廷腐败和经济崩溃。
童贯为众矢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出身太监,傲慢自大,上下抱怨。徽宗禅位,钦宗登基,童贯失信。靖康元年,即公元1126年,连续三次贬值。七月时贬吉阳军,即今天的海南崖县,又诏数童贯十大罪,命监察张澄追而斩之。张澄一路追到南雄州,先派随员来“拜访”童贯,假称有圣旨送茶、药,要童贯回京担任河北宣抚,明天中使就可以来传旨了。第二天早上,张澄来了,童贯欣然出迎,跪下圣旨,张澄立即宣诏,申斥童贯十大罪。等童贯省悟过来已晚,被张澄派来的随员一刀砍下头颅。
历史上唯一的胡子太监:创造中国历史上最多的五个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