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:周武王姬发,西周王朝开国君主,周文王次子。他继承了父亲的遗产,在西元前11世纪摧毁了商朝,夺取了国家政权,建立了西周王朝,展示了他出色的军事和政治才能,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朝国王。死后,他被称为“吴”,历史上被称为周武王。
武王十五岁生于周文王,临死时文王告诉武王早图克商。武王即位后,继承父志,重用太公望、周公旦、召公石等人治理国家,周国日益强大。在盟津(孟津)大会诸侯受命九年(约前1048年),前来会盟的诸侯有800个。被命令11年(约1046年),商纣王不顾财政,继续发动征求东南夷的战争,使商朝陷入困境。武王见时机,便联合庸、羌族、羌族、300辆车、彭、濮、甲士4.5万人,进攻朝歌,在牧野发动战斗,据说杀人无数,“血流漂杵”。商朝军人不足,武装奴隶兵,但奴隶未经严格军训,不敌周精锐武士。阵前倒戈,反攻商军,殷商大败,纣王只能在鹿台自焚,周武王以斧砍纣王遗体,代表商纣,殷商正式灭亡,史称武王克殷。三年后(约前1043年),周武王去世,年寿94岁、93岁、54岁、45岁,甚至60多岁。
元年夏六月,葬武王于毕,由周公旦、召公石、太公望协助继承人成王。传统上,周武王、周文王、尧舜禹、商汤一直受到后世儒家人物的尊敬。
周武王姬发伐商周的故事
商朝末期,商周沉迷于酒色,以酒为池,以肉为林。宫殿和市场一样热闹。大肆搜寻世界各地的人,在烧红的铜柱上烧死反对他的人。
周文王姬昌想为世界除害,但他的事业并没有先死。
周文王97岁去世后,80多岁的大儿子姬发成为了周部落的首领。姬发继承了父亲的事业。在姜太公吕尚的指导和帮助下,他选择了商周东征的机会,开始了与周的战争。
姬发身穿战袍,高举周旗,驰骋在伐纣部队的前面。
孟津横渡黄河时,突然风起,天黑,波涛汹涌。姬发站在船头,右手高举着军旗,左手紧握着黄色的战斧,盯着前方,大声说:“我肩负着世界的重任。谁敢在这里伤害我!”声音一落,周围就变得平静起来。
全国各地讨伐不义之君的队伍纷纷前来会见姬发的军队。四五万人来到牧场时,姬发召开誓师大会。面对激情的士兵,姬发向天发誓,一定要*残忍的商周,推翻昏庸王朝的统治。据说这时,天上出现了彗星,彗星的把柄正好指向殷都。
战争开始了。突然,太阳失去了光线。然后,刮起了大风和大雨。姬发率领的军队战无不胜;商纣的临时奴隶队也进行了反击。
商纣的军队一败涂地,在一片声讨和呐喊声中,商纣感到无路可走,@ 登上鹿台自焚而死。
姬发实现了父亲的愿望,建立了周朝,封父亲为文王。
周武王姬发伐商周的故事 周武王姬发是怎么死的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