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

阮孝绪简介 阮孝旭,南北朝时期的梁目录学家


南朝梁目录学家。字士宗,南朝梁陈留尉(河南尉氏)人。出生于齐高祖建元年,梁武帝大同二年,年五十八岁。

《梁书·处士传》中阮事迹。孝道,性沈静,年十三通五经。既冠,已有超然远引之志,遂屏居一室,非定省未尝出户,亲友因为叫居士。喜坟籍。是外兄王晏为显贵,多次来到他家,不与对方见面穿篱而逃。任芳叹了口气:“它的房间很近,它的人很远”。住在唯一的床上,竹树环绕,读书,学养精进。多次被征,以世路多艰难,终不出来。其他人出处,高洁不染就是这样。梁武帝普通年间(520-527)有一种公私墓籍的感觉,有很多散夫。他是宋齐以来的一本书,是《七录》一书的集合,总结了前人目录的成就。七录今夫,但自序仍在道藏《弘明集》中出现。七录分内外两篇。五录:经典,纪六艺;记传,纪史传;子兵,纪子书,兵书;文集,纪诗赋;技术,纪数术。有两篇外文:佛录、道录。其分部题目,相当有序。阮之前有王俭的《七志》,以分类法论,阮比王为善。据姚名达介绍,阮氏对目录学的贡献在其《中国目录学史》中有:①分类合理化;②适应时代环境;③科学工作。阮录当时已经把“天下之遗书秘书,百数皆是”,可以说是在目录学史上编集、创造性的功绩。

对于遗典隐文,他很好地收集了所有自宋、齐以来公私收藏的经典,尽力罗致,对书目进行了详细的研究。所遇图书,与官修目录悉家勘对。发现官修目录遗漏了很多,励志总众家之集更加新目。从普通四年(523)开始写作,又得到了刘迅的无私援助,普通末(约526)成为《七录》12卷。模仿《七略》的体例、而自定新法则的七志。分为内外两篇。内部有经典记录、纪录、子兵记录、文集录、技术记录;外部有佛法记录和仙道记录。共录图书55本,6288本,8547本,44521卷。这一目的在分类上有创新,将《七志》中“经典志”的历史记录杂传为“纪录”,将《军书志》改为兵部,与诸子志合并为“子兵记录”,并增加了“佛法记录”,以反映社会上更多的佛教和道教书籍。在记录书籍时,应介绍作者的事迹和书籍的传播,继承《七略》的传统。该目标分类系统自序称他勘探王(节俭)、事实上,刘(欣)也吸收了荀旭、李充之长。隋书经籍志称“其分部题目,颇有序”,同时也批评说:“分析词义,浅薄不经”、“一般来说,虽然准向,但远不抓也”。隋许善心模仿这个目的例子,作为《七林》。该目早逝,但《七录·序》却载于道宣所在的《广弘明集》中,赖以保存至今,成为研究中国目录学的重要文献。卒后,门徒被认为是文贞处士。


阮孝绪简介 阮孝旭,南北朝时期的梁目录学家阮孝绪简介 阮孝旭,南北朝时期的梁目录学家

,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