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敦(266年-324年),字里仲,琅琊临沂(今山东临沂北)人。他是东晋宰相王导的表弟。王敦出生在琅琊王家。他曾与王导合作,协助司马睿建立东晋政权,成为当时的权臣,但他一直有夺权的心。最后,他发动了政变,历史上称王敦之乱。
王敦,士族出身,娶晋武帝司马炎女襄城公主为妻。黄门侍郎早年被任命为青州刺史,东海王司马越被任命为扬州刺史。司马睿移镇建业,召军咨祭酒,后继刘陶任扬州刺史,都督征诸军事。与王导共同支持司马氏江东政权,消灭江州刺史华轶,镇压以杜涛为首的荆湘流民起义。东晋的经济和军事重点在于荆州和扬州。王敦进入镇东将军,开府仪同三司。加都督江、扬、荆、湘、交、广六州军事、江州刺史,封汉安侯,掌握长江中上游军队,统辖州县,贡献自己,将相官多出其门,专攻政治,威胁晋朝。晋元帝司马瑞既害怕又不喜欢,重用刘奎、刁协等与之抗衡,放开扬州的童客组成军队,任命刘奎为镇北将军,戴渊为征西将军,名义上是北讨石勒,实际上是为了防御王敦。永昌元年(322)正月,王敦在武昌(今湖北鄂州)开兵,江南大族沈充也开兵响应。王敦攻入建康,杀死戴渊、周凯、刁协,刘凯奔赴石勒。朝廷以敦为丞相,江州牧,进爵武昌郡公,还屯武昌。元帝病死时,明帝即位,在胁迫下手诏敦进朝辅政。敦自武昌移镇阿姨(今安徽当涂),以王导为司徒,自领扬州牧,不久病重。明帝两年(324)下令太宁讨伐。王敦以兄王为元帅,使钱凤等率兵3万攻建康,明帝亲率六军抗拒。敦病卒,杀尸悬首南桁。有集十卷。(案例:平北将军王敦辟从事《祖纳传》。《华阳国志》、大同志又有王敦,都不是处仲,盖同时有三个同名。)王敦嫁给晋武帝司马炎的女儿襄城公主为妻,官拜徐都尉,后任太子舍人。元康九年(299年),贾南风皇后司马昱搬到许昌,不允许东宫官属送行。王敦和王子洗马江统、潘涛、王子舍人杜瑞、鲁瑶等违命送行,得到了当时议论者的称赞。后王敦改任黄门侍郎。
在永宁元年(301年),赵王司马伦篡夺了皇位,并派王敦到兖州慰问作为兖州刺史的叔叔王彦。三个月后,齐王司马懿兴兵讨伐司马伦,所有国王都做出了回应。这时,王彦接到齐王的命令,邀请他一起出兵;王彦害怕司马伦的强大力量,不敢应命。这时,王敦劝王彦回应,最后齐王击败司马伦,王彦也获得了功勋。司马伦失败后,晋惠帝复位,王敦迁任散骑常侍、左卫将军、大红路、侍中。在永嘉元年(307年),司徒王衍推荐他做青州刺史,拜广武将军。不久,王敦被任命为中书监。王敦将襄城公主的侍女全部分发给士兵,并将金银财宝分发给部众,然后返回洛阳。此时,在信阳遥控政权的太傅司马越来越朝鲜。王敦认为,他在这次旅行中一定会受到惩罚。后来,司马越真的逮捕了中书令苗播等10多人,并被处决。司马越后来任命王敦为扬州刺史;潘涛认为,让王敦到外偏远会让他肆意行动,成为一个不受限制的地方强大。但是司马越不听。
王敦简介 东晋时期丞相王导的堂兄王敦生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