贾谊(前200~前168),汉族,洛阳人(今河南省洛阳市东)。著名的政论家、文学家,西汉初年。18岁时才有名,年轻时由河南郡守吴公推荐,20多岁时被文帝召为博士。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,他被提名为太中医生。但23岁时,因被群臣忌恨,被贬为长沙王的太傅。后来被召回长安,梁怀王太傅。梁怀王坠马而死后,贾谊深感愧疚,直到33岁悲伤而死。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。散文如《过秦论》、《论积储疏》、《陈政事疏》等都很有名;辞赋以《吊屈原赋》、最著名的是《鸟赋》。
贾谊从小就刻苦学习,博览群书,先秦诸子百家的书无处不在。十几岁时,他跟随荀况的弟子、秦朝的医生张苍学习了《春秋左传》,后来又做了《左传》的注释,但失传了。他还研究了道家的理论。他年轻时写过道德论、《道术》等等。他热爱文学,尤其是战国末期伟大诗人屈原的作品。汉高后五年(前183年),贾谊才18岁,能背诵《诗经》、河南县著名的《尚书》和文章。
当时河南郡守吴公(后汉朝廷尉)是秦朝名相李斯的同乡,也是李斯的学生。吴公得知贾谊是一位学识渊博的优秀人才,非常重视他,把他召到自己的门下,非常宠爱他。吴公是李斯的学生,也很有学问,贾谊在他门下学习,受益匪浅。这时,贾谊为了鼓励大家学习,传授了《春秋左氏传》。吴公治理河南县,成绩突出,社会十分稳定,被评为世界第一。
汉高后八年(前180年),高后吕雉死亡,右丞相陈平、太尉周勃杀诸吕,迎立高帝刘邦妃子代王刘恒为帝,即汉文帝。第二年,即汉文帝刘恒元年(前179年),吴公被征召到中央政府任命为廷尉(最高司法长官)。吴公没有忘记他骄傲的门生,于是向汉文帝推荐:“贾谊颇通诸子百家之书,是个年轻有为的人才。汉文帝把贾谊召到中央政府任命为医生。从此,贾谊进入了政治活动的舞台。贾谊当时才二十一岁,他是当时所有医生中最年轻的。
医生是准备皇帝咨询的官员。每当汉文帝问博士们问题时,很多老先生一时说不出话来,但贾毅却与众不同。他知识渊博,敢于思考和说话。因此,他回答了文帝提出的问题,滔滔不绝,有理有据。其他医生认为贾谊说出了自己想说但说不出来的观点,非常佩服他的才华。这让汉文帝非常高兴,一年之内就把他提拔为太中医生(这是一个比医生更高级的政治官员)。
贾毅认为,汉朝已经建立了20多年,政治普遍稳定。为了巩固汉朝的统治,他向汉文帝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建议。他的改革建议是针对汉承秦制的。他认为汉朝继承了秦朝的败俗,废除了礼义,应该改变风俗习惯,让世界回到道路上。他建议制定新的典章制度,如兴礼乐、改正朔、易服色、改名等。改正朔,就是改变秦以“水”为德,以十月为一年之初的历法;易服色,就是改变秦的服色还是黑的制度,主张汉的服色应该还是黄的。当时文帝刚即位,认为条件还不成熟,所以没有采纳贾谊的建议。
贾谊简介 汉文帝刘恒时期著名政论家贾谊的生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