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

北齐废帝高殷简介 励精图治的明君死于政变


高殷(545年―561年),字正道,小字道人。北齐第二任皇帝,559年―五六十年在位。齐文宣帝高洋长子,生母为李皇后。

简介

性敏慧。丁亥,天保元年(550年)六月,立为皇太子,时年六岁。高殷从小就温柔开朗,礼士好学,关观时政,非常有名。高洋认为他“有汉家的性质,不像我”,想废除他,成为另一个王子,但在杨尹的劝阻下没有实施。天保十年(559年)十月桂毛即位,时年十六岁,杨颖、燕子献、宋钦道等一起辅政。即位后,他努力工作,非常关心民生。他曾任命使者巡逻省内四方,寻求政治得失,检查风俗习惯,询问人民的痛苦;整顿官员治理,政治清明;60多岁的武官被免职,军事上淘汰了老弱,留下了精英,军事力量大幅增强;下令减少兵役,缓解了天保朝国势的危急,实际上是一代明君。临终前,文宣帝委托自己的六弟高演照顾他。乾明元年(560年),高演发动政变,八月壬午,太后下令废高殷为济南王,出居别宫,高演即位为皇帝。九月,皇建二年(561年),高演杀死高殷,时年十七岁。

此前,文宣帝登上金凤台,召集王子高殷亲自杀死囚徒。王子很同情,脸色不好,一次又一次地领先。文宣帝很生气,用马鞭打王子三次。未来,高尹的精神偶尔会陷入混乱。

北齐废帝高殷简介 励精图治的明君死于政变

人物事迹

天保十年(559)十月,高洋死亡,15岁的高殷按遗诏登基晋阳(今山西太原市)。

高殷祖父高欢,父亲高洋都是完全鲜卑的汉人,但常常鄙视汉人,侮辱儒经。高殷却大相径庭,是一位儒化深厚的少年皇帝。小时候,国子博士李宝鼎和邢志辅导学习儒经。高殷天才聪慧,几年后就非常熟悉各种经义。七年(556)冬天,高洋在宫廷里举行了儒家辩论会。12岁的高殷在众多宿儒中间,一时口若悬河解释微言大义,一时四出质疑,辩驳群儒,令人惊叹。天保九年(558),高洋外出晋阳巡察,王子高殷监国。高殷不失时机,亲自主持了《孝经》研讨会。

高殷非常诚实和善良。有一次,高洋命令他用剑取下囚犯的头,玩得开心,但高殷不忍心开始,一次又一次地催促他。高殷手里的剑抬不起来。高洋气得举起马鞭,狠狠地打了高尹。高尹被打得遍体鳞伤。从那以后,他经常精神错乱,气悸和口吃。

为防止篡位,高洋临死前令尚书令、尚书左仆射等人协助幼主高殷。在高殷的支持下,杨暗准备通过全面改革来整顿政治秩序,加强皇权。为了以身作则,为世界树立榜样,杨暗首先要求高殷免除王爵的奖励,然后命令全国70岁以上的士兵获得名誉职位。60岁以上的军官和重病不胜其职的军官将被允许退休,所有依靠贿赂上台的无才无德的人将被大张旗鼓地免除。杨暗的整顿,朝野为之哗然,那些被免职的人怨恨不已,投靠二王(高演、高湛)。当时朝内亲王权力很大,常山王高演、长广王高湛、太后实际控制了北齐的军政权力。高演一直忙于培养势力,一旦羽翼丰满,就准备夺取王位。杨暗的改革促使两派矛盾白热化。

乾明元年(560),杨暗和高殷密议委任二王为刺史,旨在架空亲王势力,加强皇权。平秦王高归彦一开始也是高尹和杨暗的同党。后来,他权衡了利益,觉得高尹年轻而孤独。因此,他背叛了高尹,并向二王泄露了所有的秘密阴谋。二王勃然大怒,将就计划。他利用去尚书省“拜职”的机会支持数千名士兵。他当场赢得了杨暗等人的宴会,拳杖交加,杨暗等人被打得血流满面。砍下高殷的左右手后,二王披坚执锐,押着杨暗等人去见高殷。当他走到东阁门时,都成休宁拔出剑,严厉阻止二王等人闯入。然而,当他周围的警卫看到二王来时,他知道年轻的主人已经不可靠了,他们都扔下了武器。当成休宁看到孤独的手掌时,他不得不叹气放弃。二王等人走进大厅,向太皇太后陈杨暗等人“犯罪”。太皇太后气得骂高殷的母亲李皇后:“我们要不要被你这个汉人老妇人摆布?”!李皇后赶紧跪在太皇太后面前谢罪。高殷仓促不知所措,甚至在城下。太皇太后站在二王一边,结果被下诏,封高演为大丞相,都督中外军队、录尚书事、相府佐史晋位。大丞相高演决定了一切军政大事。这位即位才一年的少年天子就这样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,杨暗等人立即被斩首。

乾明元年(560)8月,太后将高殷贬为济南王,移居其他宫殿。皇建两年(561),孝昭帝高演秘密命令高归彦杀害高殷,时年17岁。

评价

性格聪明,偏于懦弱。天宝第一年,立为皇太子,六岁。天宝十年就位,十六岁。后来,他努力治理,非常关心民生。他曾任命使者巡逻省内四方,寻求政治得失,检查风俗习惯,询问人民的痛苦;整顿官治,政治清明;武官60多岁就放开了,军事上淘汰了老弱,留下了精英,军事力量大大增强;下令减少兵役,缓解了天保朝国势的危急,实际上是一代明君。


北齐废帝高殷简介 励精图治的明君死于政变北齐废帝高殷简介 励精图治的明君死于政变

,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