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太祖成吉思汗的第四个儿子(幼子),博儿只斤·拖雷(1193~1232),尊号“也可那颜”(大官人)。成吉思汗生前分封诸子,拖雷留在父母身边,继承父亲在调解和怯绿连的调多儿、牧地和军队。成吉思汗留下的军队约有12.9万人,其中大部分是拖雷继承的。成吉思汗1227年去世后,次子波儿只斤窝阔台继位,拖雷监国。1232年率军击败金军,在回军途中病逝。儿子波儿只斤蒙哥即位后追上尊号,死于“英武皇帝”,庙号“瑞宗”。至元二年(公元1265年),波儿只斤忽必烈在位时,被改为景襄皇帝。至大二(公元1309年),加冕“仁圣景襄皇帝”。
基本简介
成吉思汗的正妻波儿帖生了四个儿子:长子术赤、次子察合台、三子窝阔台、幼子拖雷。
公元1213年,金国德兴府(今河北省涿鹿县)被拖雷攻占,后来随父攻克了雄、霸、莫、河间等河北县和山东省各州县。
公元1219年西征时,拖雷和他的父亲成吉思汗率领主力越过沙漠,直奔不花刺。父子俩带领蒙古军穿过铁门关(今乌兹别克沙赫尔夏勃兹南90公里拜松山布兹加勒山口)。成吉思汗从诸军中挑选出一支精锐部队,命拖雷率领,先渡阿母河前往呼罗珊诸城。后来,成吉思汗进入塔里寒寨(阿富汗木尔加布河上游以北)。塔里寒军民凭险据守,蒙古军围攻7个月,直到拖雷召回军与其父会合时才征服这座山城。这座城市的守军和人民都被屠杀了。很快,拖雷被父亲命令进入呼罗珊地区,对敢于反抗蒙古的城市进行了残酷的报复。有一次,由于一支蒙古小部队在马鲁城下被歼灭,7万精兵在公元1221年3月围攻马鲁。马鲁长官出城投降,假许不杀。然而,蒙古军进城后,只选了400名工匠,屠杀了所有的居民和中风。死者达到70万,马鲁城被夷为平地。
公元1221年5月,拖雷再攻你沙不儿,城中派教长、绅士出城请降,拖雷不允许,下令架大炮、抛石机猛攻,入城后纵兵肆杀。@ 途思、奈撒(土库曼阿什哈巴德东)、志费因诸城被疾风烈火扫荡。到了盛暑,拖雷军被成吉思汗召回塔里寒。拖雷军在回来的路上攻击也里(现在是阿富汗赫拉特),也里城的军民反抗。八天后,守军长阵亡。拖雷允许城市居民投降,避免屠杀,但札兰丁的12000名士兵全部被杀。
公元1219年,拖雷参加西征后,按照蒙古的习俗,成吉思汗的忽兰夫人在幼子出征前就走了。她对成吉思汗说:“诸王子中有四个,主上西归后应该由谁承统?成吉思汗听后认为话中有道理,现在召见诸弟和诸子,约定将来以窝阔台为汗位继承人。1227年,成吉思汗临死前,再次召集诸子到身边,要求他们服从窝阔台的领导,兄弟之间要真诚团结。不久,成吉思汗死于封建皇帝,他应立即指定继承人登基,但蒙古的库里勒台制度(部落议事会制度)仍在发挥作用。窝阔台不能因为父亲的生命而继承,必须等待库里勒台的最终决定。与此同时,王位空缺两年后,国政被拖雷监视。
公元1229年秋,蒙古国王和重要大臣举行了会议,以选择新的汗水。宫廷中有人遵守旧制度,主张立幼子拖雷,反对成吉思汗的死亡。会议争议了40天。此时,手术赤字已经死亡。察合台全力支持窝阔台,拖雷势力孤独,不得不支持他的兄弟窝阔台。
公元1230年,拖雷和窝阔台分兵攻金。他们听从父亲成吉思汗的遗嘱,用武力假道宋境。公元1231年冬天,拖雷在均州三峰山(今河南禹县)击败金军主力军,乘胜攻占河南诸郡等地。
早逝之谜
拖雷是一位军事家,他拥有80%的蒙古军队和强大的军事实力。在攻金战役中,他表现出了出色的军事才能。在蒙古宫廷斗争中,这不禁引起了其兄窝阔台的忌恨。公元1232年夏,由于天气炎热,拖雷不得不带领军队回到老师身边,然后在路上生病而死。另外,他被窝阔台杀死。当时从金国班师北还雷的路上,窝阔台装神弄鬼,拖雷伺候他,珊蜜巫师念着咒语,把窝阔台的病洗掉在水杯里。拖雷爱哥哥,便拿起杯子祈祷,喝下杯中除病的水,于是窝阔台病愈,拖雷告辞启行,不久就去世了。但这当然只是一个传说,很有可能是巫师甚至窝阔台把毒药放在拖雷饮水中。拖雷一年四十岁,埋地未知。
生前身后
1213年,蒙古帝国攻打金朝,拖雷率领中路军从父亲成吉思汗攻克宣德府,然后攻打德兴府。拖雷和徐红驹先登,拔城。也就是说,他们南下挥手,拨涿州和易州,破坏河北和山东的诸郡县。
1219年,从成吉思汗西征,攻陷无花刺、撒麻耳干。1221年,分领一军进入呼罗珊境,陷马鲁、尼沙不儿,渡过阑河,降也里。与成吉思汗合兵攻塔里寒寨。按照蒙古的习俗,幼子继承父业,而年长的诸子则分析外出谋生。因此,成吉思汗生前分封诸子,拖雷留在父母身边,继承了父亲在调解和怯绿连的所有调解耳朵、牧场和军队。成吉思汗留下的军队共有12.9万人。拖雷继承了10.1万元。
1227年成吉思汗死后,拖雷监国。
1229年,在选举大汗的忽里台上,推窝阔台就是大汗位。
1231年,与窝阔台分道伐金,拖雷总右军从凤翔渡渭水,穿越宝鸡,进入大散关。11月,蒙古军假道南宋,沿汉水而下,经兴元(今陕西汉中)、均州(今陕西洋县)洋州(今湖北均县西北)、在光化(今湖北光化北)地区,渡汉水,北上进入金境。
1232年初,与金军在钧州(今河南禹县)相遇。拖雷乘雪,夜寒大败,金将完颜合达,移刺蒲阿,完颜斜烈于三峰山,歼灭金军精锐。这场战役结束后,拖雷会见了从白坡渡河南的窝阔台军。
农历九月十二三十二年,拖雷在北返蒙古草原的路上病逝,享年四十岁。
1251年7月1日,拖雷的长子蒙哥即位为元宪宗。大蒙古国(蒙古帝国)的王位从窝阔台家族转为拖雷家族。元宪宗追求父亲拖雷为皇帝,为拖雷追上死后的庙号、庙号瑞宗、英武皇帝。
到元三年(1266年)10月,太庙建成,制尊后庙号。元世祖忽必烈(拖雷的第四个儿子)将父亲拖雷后的头衔从英武皇帝改为景襄皇帝。
到大二十二月六日(1310年1月7日),元武宗海山为拖雷加上对仁圣的尊敬,从此,拖雷的死后头衔变成了仁圣景襄皇帝。
元睿宗拖雷简介 为什么拖雷监国没有继承大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