殷商建都于亳(今河南商丘)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王朝。殷商经历了五次大规模迁都。这个一直忙着搬家的朝代,为什么要在换首都的事情上乱折腾?
史书字里行间对殷商频繁迁都的众说纷纭。商朝频繁迁都的原因是什么?
据史料记载,商的祖先名契与当年治水的大禹、尧、舜是同一时代的人。契被帝舜封为司徒,因为他在协助大禹治水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,并给了他的姓氏,并在商场封地。
@ 商代以封地为名,以子为姓。商代始祖契的诞生是一个美丽的神话。据《诗经·商颂·玄鸟》记载,契的母亲在洗澡时不小心吃了玄鸟的蛋,然后生下了契。
契建都后,为了纪念玄鸟的生育之恩,玄鸟被用作商业图腾。这个传说,就像古代的民族起源传说一样,被赋予了神话色彩,以“命运”的特点在世界上流传。
从契建都到成汤灭夏,经历了14世。这一时期被称为商业的先公时代,与夏朝的时间基本同步。
当时夏朝最后一个王灿天生残忍,荒淫无度。夏朝黎民对灿的高压统治极为不满,甚至灿的子民也发誓要和灿同归于尽。
为了转移子民的不满,加强内部统治,更好地搜索人民脂肪膏,掠夺美女。灿加大了对外征程的步伐。灿的贪婪引起了各部落的不满,内部矛盾逐渐加剧。
此时,东方商人的兴起有了很大的发展。成汤是当时商朝的第一位国王。成汤窥探到夏灿已经处于严重的内外交困境。他任人唯贤地使用了原本是奴隶的伊尹辅政。伊尹辅助成汤首先消灭了夏的附属葛,切断了他的肌肉和骨骼,然后切断了夏的翅膀韦、昆武等国家。
最后,我们集中力量在鸣条(今河南南封丘东)对夏灿进行了强有力的攻击。战败的灿在逃往南巢(今安徽寿县东南)后死亡,夏朝结束了他400多年的统治。
从“天下共主”到“天下为家”,商朝以相当成熟的甲骨文和青铜文化而闻名,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特色和价值取向。
商汤以鸣条战灭夏后,成为黄河中下游地区最强大的统治者。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用文字记录的朝代商朝,又称殷商。
殷商成立之初,建都于亳(现河南商丘)。作为一个对迁都上瘾的朝代,商朝从建都之初的“亳”迁都为“河南荥阳”,然后迁都为“相”(河南安阳),再迁都为“邢”(河南温县东),再迁都为“奄一息”(山东曲阜老城东),最后迁都为“殷”(河南安阳西北)。
历史书记载对商人的各种迁都有不同的看法。为什么商人经常迁都?查阅大量历史资料后,初步整理的原因如下。
第一,黄河不听话,不时咆哮着出来做事。殷商不得不拖家带口到处找首都。众所周知,商汤灭夏后成为黄河中下游最强的统治者,作为统治者,自然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首都。首都建于亳时,亳是现在的河南商丘,商丘位于黄河冲出的平原地带。从大禹治水中,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,几千年前的黄河并不像现在的黄河母亲那样伟大和平。当时的黄河一定是一个反复无常、顽固的小女儿!
一泻千里,奔腾而下,黄河小女儿偶尔会被河边的风景所吸引,难免会越过河边,去哪里玩。时不时地闹个决堤,改变一条河对黄河来说那叫任性。然而,这种任性导致的频繁变道自然会导致河流泛滥和附近居民的洪水。良田美居被河水冲走,子民为什么要谋生?因此,黄河水泛滥下的商帝都亳,经不起黄河水的折腾,自然要迁都。
另一种说法是“王位纠纷”。商朝成立后,成汤作为黄河中下游最强的操纵者,黄河附近的诸侯国纷纷前来朝贡。可想而知,成汤创造的繁荣昌盛。建都成汤后,各种治国国策还不完善。例如,王位的继承没有系统的典则。因此,在成汤去世后,他的弟弟外丙、仲筠和他的儿子太甲继承了王位。作为封疆大臣,伊尹自然是一路辅政。然而,太甲在执政期间并没有遵守成汤当初建立的典则,被辅臣伊尹放逐在桐宫(今河南偃师地区)。流放的太甲后悔了三年,后悔恢复了王位。
那一时期的商朝统治相对稳定。随后,仲丁至阳甲九王在位期间发生了王位纠纷。这一时期是商朝迁都五次的时候,后人认为商朝频繁迁都与王位纠纷有很大关系。
第五次迁都殷(河南安阳小屯村)商王盘庚即位之初,宗法制度初步形成。与商王同姓的贵族被称为大宗。同姓的贵族是小宗。商王作为当时中国最高的统治者,借助宗教迷信的力量,以商朝贵族和分封的诸侯加强了阶级统治。商朝社会阶级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:奴隶主贵族、平民和奴隶。
奴隶主贵族统治腐朽衰落,祭人之风日益盛行。在这种情况下,由于利益冲突,各族之间的内部斗争日益尖锐。统治阶级为了各自的利益背信弃义,离心离德,对上欺骗,对下搜民脂民膏已成为常态化的社会现象。再加上当时奇怪的天象和频繁的灾难,信奉“命运”的殷商人认为上帝应该通过减少灾难来惩罚人类。一时间,人们感到恐慌,社会动荡。
为了消除人民群众的恐慌,改变腐败的现状,盘庚努力排除公众议迁都于殷。从而扭转了当时腐败混乱的社会现象。盘庚的举措成为商朝历史上重要的历史转折点,为商朝的新发展奠定了基础。殷商频繁迁都的现象也被世界视为王位纠纷的结果。
一些历史学家认为,商朝的频繁迁移是为了寻找青铜矿。由于青铜铸造业是商朝最重要的手工业,当时的青铜生产不仅扩大了手工车间的规模,而且大大提高了生产技术水平的发展。青铜种类繁多,工艺精细。因此,有些人认为尹经常搬家是为了寻找青铜矿。
为什么商朝建立后迁都频繁?是什么原因造成的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