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党争最严重的朝代。一旦一个人进入仕途,他必须站在一边,要么加入集团阵营,要么加入另一个集团阵营。通过互相帮助,让自己集团的带头大哥变大,同时也分一杯羹。若有人在明朝当官,两袖清风,刚正不阿,从不站边选队。所以这个人要么一生默默无闻,要么即使当了大官,也会被别人打,不能好好结束。
然而,明朝也有一个例外,那就是海瑞。海瑞是明朝非常著名的清官,也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清官。在当官的过程中,他从不依赖任何人。他不仅不依赖别人,而且对太监也不礼貌。
(海瑞画像)
他一进官场,在淳安县当县令,就冒犯了一个县的富人。他看到土地合并严重,贫富不均,坚决测量土地,坚决要求富人多纳税。
胡宗宪的儿子,浙江总督,路过淳安县。假如是其他官员,作为一个小县官,正该利用这个机会,与胡宗宪的儿子套近乎搞关系。可以说,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。然而,海瑞听说他对驿站的官员很尴尬,所以他抓住了他,没收了他勒索的钱。他还派人告诉胡宗宪,一个歹徒假装是你老人的儿子,胡作非为。我怕这个混小子毁了你老人家的名声,就逮捕了他。
海瑞如此羞辱胡宗宪,还能不得罪胡宗宪吗?
有很多这样的例子。无论是之前的宰相严嵩,还是后来的徐阶,还是后来的张居正。这些宰相,无论是诚实还是邪恶,海瑞都没有巴结。
更不用说首相了,海瑞甚至不讨好皇帝。当时,他给了嘉靖皇帝一个折扣,批评嘉靖皇帝整天痴迷于长生不老,没有做好自己的工作。嘉靖皇帝非常生气。
然而,海瑞虽然不巴结任何人,但他一直是一名官员,一生经历了正德、嘉靖、隆庆、万历四朝。尽管当官并不高,但也没有人打他。即使嘉靖皇帝气得把他关进监狱,也没有杀他。就这样,海瑞平安地活了下去,一直活到70多岁,死在任上,可以说得以善终。在他去世后,万历皇帝还将他的头衔称为“忠介”,并将他追封为“太子太保”。
(严嵩画像)
那么,海瑞冒犯了包括皇帝在内的整个朝廷大臣,他为什么能得到一个好的结局呢?
说到这里,很多人可能会想到一句话:邪不压正。也就是说,海瑞是正直的,他的正直精神力量非常强大。那些做坏事的人代表邪恶,最终无法战胜正直的海瑞。
这并非不合理,但这只是一个概念性的词,没有实际效果。那么,海瑞一生平安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?
海瑞人畜无害。
有些人可能认为我说错了,海瑞揭露了这么多人,打击了这么多人,为什么还说别人的动物是无害的?
的确,人畜无害。明朝的官场实际上是一个非常腐败的官场。因为明朝的生态是这样的,明朝官员的工资很低,如果他们不腐败,他们几乎无法生活,他们只能像海瑞一样过着贫穷的生活。因此,当海瑞揭露这些人时,这些人并不感到羞耻,只能说是不小心惹到了海瑞。而这些被揭露的官员,也不会受到惩罚。即使受到惩罚,也会很快恢复官职。每个人都是这样,连皇帝都是这样,谁还会惩罚别人呢?
在明朝的官场上,官员们真正害怕的是党的争端。党的争端,他们站错了队,或者他们的团队失败了,那么他们真的没有希望。海瑞不属于一个团体,他只是一个人,所以这并不可怕。
(嘉靖皇帝画像)
二、海瑞没人敢惹。
海瑞打了很多人,但没人敢惹他。为什么没人敢惹他?
第一,海瑞是清官,世界闻名。如果你打击这个清官,人们很容易把你当成贪官。“非黑即白”一直是普通人的逻辑。@ 没有人会和海瑞作对,和海瑞作对,相当于和自己过不去,没有人愿意这样做。
第二,海瑞得罪了嘉靖皇帝。连嘉靖皇帝都不惹他。嘉靖皇帝自己也说过一句话。你海瑞想做比较,但我不是商纣王。他的意思很明显。如果他杀了海瑞,别人会把他当商纣王。他选择让海瑞走。
连皇帝都不敢惹海瑞,谁还会惹他!
三、海瑞花瓶效应。
明朝官场能容忍海瑞的存在,其实就是容忍一个花瓶的存在。
装饰花瓶。如果没有花瓶,看起来会很难看。@ 这样的人必须存在于明朝的官场。胡宗宪的儿子被捕,胡宗宪没有攻击海瑞,这实际上反映了胡宗宪的慷慨。嘉靖皇帝没有杀死海瑞,也没有让自己成为商周王。张居正上台后,仍然容忍海瑞的存在,就是让海瑞装饰。
然而,花瓶从来都不是主角,不可能进入C位。因此,虽然海瑞没有受到太大的打击,但他从来没有当过大官。
这就是花瓶效应的原因。
(参考资料:《明史》《明实录》等。)
海瑞连皇帝和官场上的人都得罪了个人 为什么海瑞最终能得到一个好的结局